
在山姆机器人教育中,首先教的就是孩子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程序问题——从复杂的现实现象当中抽取问题的主要因素来分析和讨论!
比如说,开发一个简单的红绿灯系统,要求五分钟红灯过后是一分钟的黄灯,接着是五分钟的绿灯。
如何控制红灯亮到熄灭的时间?熄灭后黄灯马上就要亮起来吧?红绿灯系统只执行一次吗?这样步步引导孩子用程序的语言表达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具备抽象化概括、描述问题的数学化思维。

数学中有各种基本关系式,比如体积公式V=abc、路程速度公式S=vt等等,但是很多孩子都比较难以将公式与问题对应起来去解决问题。
而山姆机器人教育中的重点就是总结和提炼在实际问题中用到的编程方法,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库。
对于山姆机器人操作来说,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最后还要编写程序达成目标。

山姆机器人使用的编程软件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每一个模块(图标)对应一个功能,学生需要把对应的模块拖放在程序编辑区域内,并对模块进行设置,完成编程。
比如,在编程系统中可设置模块,传感器模块一般包含多种数据参数,通过对各种数据的设置,完成对山姆机器人操作的控制。
这种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情境化的工具,方便学生的思考与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对模块的设置是重点操作,如果注重归纳总结,同样有规律可循,可以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

山姆机器人教育不会实行“死记硬背”“知识灌输”等方式来教孩子,让孩子自己动手,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关键的,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独立完成问题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好玩”,随着时间的积累,孩子的学习效率以及理解能力会有所提升,也就不再怕学不会数学了。